醫療白話文:6種寫法讓病患不只注意,還想了解你
從抓住注意力到激發興趣,AISARE模型第二步教你如何用貼近生活的醫療白話文,讓病患從路過變成停留,從好奇變成主動了解。


在上一篇《3秒抓住患者注意力:專業說得像人話,行銷起步贏一半》中,聊到診所如何在社群的洪流中,善用簡單易懂又貼近生活的語言,成功在病患的腦中種下一個「欸?這什麼?」的種子。
📚 AISARE 模型系列文章
本篇是 AISARE 行銷模型系列的第二篇,專注於 Interest(激發興趣) 階段。
但注意只是開場,真正的行銷功力,在於你怎麼讓病患產生「興趣」。這就是 AISARE 模型的第二步:Interest(激發興趣)。
讓病患停下來,是難度一;讓他主動想多看一點,才是行銷的核心關鍵。
病患會對什麼內容產生興趣?
💡 核心洞察
興趣,來自「有共鳴感的解法」。當病患看到的不只是資訊,而是解決自己的某個疑問、困擾或焦慮,他就會繼續往下滑、往下讀、甚至點擊你的預約連結。
簡單來說,你不是只要讓他覺得你很專業,而是讓他覺得你「懂他」,而且「正在幫他」。
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醫療行銷,不再只是知識傳遞,而是情緒共感與角色代入的藝術。
如何激發興趣?讓專業像一杯溫開水,好入口又不嗆喉
1. 說出他沒說出口的煩惱
實際應用範例
- 「你真的知道什麼是久咳不癒嗎?不只是感冒拖太久喔…」
- 「每次例行健康檢查都過關,但你知道隱藏性高血壓其實...?」
👉 實際成效案例
台中一間家醫科診所在貼文中用這類語氣開頭,短短3小時就有10則留言,其中5則是病患標記家人說「你看這不就是你嗎?」
很多病患其實不是不知道自己不舒服,而是不知道該不該擔心、不知道該問誰、或是他根本沒意識到繼續拖下去的後果有多嚴重。
💡 文案技巧
這些語句打開的是「心裡有感、但平常不敢問」的關鍵鑰匙。
2. 給他一點輕量級的知識養分
不用一開始就丟出完整的治療流程與學術專有名詞,只要一個小知識點就夠吸引興趣:
輕知識範例
- 「原來腸胃脹氣不是因為吃太快,而是這個內科問題...」
- 「你知道牙齒敏感其實不一定是蛀牙嗎?」
👉 實際成效案例
我們協助牙科診所設計這樣的敏感性知識貼文,發文當日就有病患私訊:「我最近牙齒就是這樣,這種療程你們也有嗎?」
✨ 輕知識的魅力
輕知識的魅力在於「日常中出現,卻沒人說清楚」。醫療知識若能簡化成為一則病患能馬上理解且能有同感的貼文,就有機會讓他主動轉發、標記朋友。
3. 寫出有畫面感的生活場景
生活場景範例
「早上喝第一口咖啡就胃痛?那可能不是你空腹的問題...」
👉 實際成效案例
某間腸胃科診所以這句作為廣告開頭,點閱率高於他們以往所有衛教文的 1.5倍,點擊數也增加 40%。
這類句子不只是內容吸引人,而是把病患的日常畫面具象化。想想那些每天打開LINE、IG、FB的用戶,看到這句話時會覺得:「欸這在說我」。
🎯 應用建議
讓他在你的文字中看到自己的生活,興趣自然被拉住。這種文案特別適合診所社群、短影音開頭或廣告貼文首行,可以大幅提升點閱率與停留時間。
4. 呼應人生階段與身份角色
病患的興趣不只來自症狀本身,也來自他在生活中的身份與階段:
角色身份範例
- 「剛當爸爸的你,是不是最近都在查寶寶發燒怎麼辦?」
- 「更年期總是悄悄到來,這些變化你有察覺嗎?」
💡 深層洞察
有些健康問題不會立刻造成痛,但卻悄悄影響病患生活品質。如果能說出他角色下的焦慮與疑問,病患會更容易把你「存進心裡」。
5. 換個角度說故事:從病患視角出發
你可以把資訊轉為「病患經歷故事」來呈現:
故事化範例
- 「她以為只是經痛,直到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異位…」
- 「一位上班族因為疲勞就醫,才發現原來是甲狀腺問題」
📖 故事的力量
故事比知識更容易讓人代入,尤其是真實或仿真的案例,可以有效提升病患對資訊的興趣與信任度。尤其醫療話題本身就與「風險」有關,說故事的方式,能降低防衛感、提升好奇心。
6. 擴大興趣的形式與渠道:讓興趣活起來 更貼近患者本身
興趣不只能靠文字堆疊,還可以透過形式轉化來放大效果:
🎨 多元化形式
- 問答測驗(例如:你是胃痛型還是脹氣型?)
- 卡片式懶人包(LINE 圖文、IG輪播圖)
- 互動式衛教影片
🎯 互動的價值
這些內容讓病患不只是「滑過」,而是有機會「參與」其中。利用互動能強化記憶,讓記憶能延長興趣,長期下來就會慢慢走向「信任」。
📱 LINE@ 推播訊息案例

我們為牙科客戶做的Line@推播訊息案例分享
內容不變、說法一換,留言互動多一倍
案例一:婦產科診所社群優化
❌ 原版標題
「婦科檢查重要提醒」
✅ 改寫後標題
「某某檢查超多人忽略,結果30歲後才發現異常…」
📊 成效對比
- 點閱率提升了 70%
- 留言從 1 則變成 14 則
- 大多都是病患說「天啊這好像我」、「原來這檢查可以早點做!」
案例二:內科診所衛教文章優化
❌ 原版標題
「認識脂肪肝」
結果流量平平,平均停留時間僅5秒
✅ 改寫後標題
「我沒有喝酒,怎麼會得脂肪肝?內科醫師說出4個可能的主要原因」
📊 成效對比
- 點閱數提升了 1.8倍
- 病患平均停留時間超過 12秒
- 更有不少人點進官方LINE詢問抽血項目
🎯 關鍵學習
這些案例說明一件事:病患不是不在意健康,而是你要用他會在意的方式,說出他還沒發現的問題。
真正的興趣,來自:「這事跟我有關,但我不知道怎麼辦」。
興趣,只是打開信任的第二把鑰匙
🔑 AISARE 進度追蹤
- 在 Attention 階段,你爭取的是時間
- 在 Interest 階段,你爭取的是關係
如果說注意(Attention)是打開門的手電筒,那興趣(Interest)就是你踏進病患心裡的第一步。
🎯 這一階段的目標
讓病患心裡產生第一個問號:「那我是不是也該來問問看?」
📖 下期預告
下一篇,我們要進入 AISARE 的第三步:Search(搜尋),看看病患如何從感興趣變成主動搜尋,甚至查評價、找Google評論,你的診所又該如何在這一關穩穩被選中?